11月29日,川觀新聞報道鏈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3860508?from=androidapp&app_id=cbgc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與四川有何淵源?為什么扁鵲學派醫書在蜀地出現?它給當時和后來的人們帶來了哪些福音?
“這個劇給了我們學中醫的學生很大鼓舞,特別是快到尾聲那一段里,淳于意一行人在高階上的宣誓真的很震撼,當時都要掉眼淚了,很喜歡里面的角色,令人尊敬?!?1月29日,成都中醫大學生魯金花,還對5天前試演的成都中醫藥大學自制大型舞臺劇《天回》中的場景念念不忘。11月24日,這部劇在成都中醫藥大學溫江校區試演,以2012年成都天回鎮重大醫學考古發現為背景,首次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優秀中醫藥文化歷史故事搬上舞臺,精彩演繹了《天回醫簡》的“前世今生”。
舞臺劇《天回》劇照
從中醫經典到現代舞臺
中醫師生創演“復活”傳承千年經典
“醫道論篇,千秋萬代,生生不息!”“醫道論篇,千秋萬代,生生不息!”……《天回》試演現場,一段段蕩氣回腸的誦讀將演出氣氛推向高潮,讓不少醫學師生熱淚盈眶。舞臺劇《天回》主要講述了倉公淳于意繼承發展扁鵲之醫學的故事。漢文帝十三年,倉公蒙冤入獄,他最小的女兒緹縈隨父遠赴長安,為父求情,在歷史上被稱為“緹縈救父”。之后倉公被赦回到齊國,悉心傳授醫術。而到了漢景帝時,文翁為蜀郡守,興教育,舉賢能,學生唐安不遠千里,攜倉公的扁鵲醫學典籍來到成都,傳授齊魯醫學,使得醫書得以保存。這些典籍在地下沉睡二千余年后,如今重回巴蜀人間!
舞臺劇《天回》劇照
“把考古成果搬上現代舞臺,有利于我們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敝袊鐾玲t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院長、成都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柳長華介紹,一方面他考慮到傳統中醫學習中,離不開中醫經典著作的重要支撐,因此重讀重演博大精深的中醫經典,有利于學生從源頭上把握好中醫的千年精華,也能指導大家日后的學習與工作,歷久彌新。另一方面,在這部劇中觀眾不僅能看到實際的醫學案例和救死扶傷的故事,還能見到兩千年之前醫學經典,以講述人串講、同期字幕等現代方式表達“復活”。
“90后”博士劉騰文,正在攻讀中醫基礎理論,在劇中飾演倉公。有意思的是,他最近參加考試也用了舞臺劇上不少背得滾瓜爛熟的中醫經典原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劉騰文看來,倉公與扁鵲這兩位千古名醫,本來就是課本上的先賢泰斗,能通過演劇近距離靠近這些“偶像”,是非常幸運又奇妙的事。這部舞臺劇讓劉騰文更加明白作為一名年輕中醫人應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拔覀冃枰一氐臇|西還有很多,需要傳承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span>
舞臺劇《天回》劇照
《天回》由柳長華擔任編劇,歷時一年多的制作與排演,演員全部是在校學生,從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共計40余人參演,整個舞臺劇演出時長1小時,故事情節、演員陣容、服裝、音樂、道具與舞臺布景等各方面策劃充分展示了劇組對中醫藥文化精品的打磨,并在試演現場收獲了觀眾的高度贊賞,演員謝幕時全場掌聲經久不息。
作為天回醫學考古研究的領銜專家,柳長華欣慰地看到《天回》成功試演,無比動容,“《史記》中記載了扁鵲和倉公故事??梢韵胂笏抉R遷為他們立傳的時候,他們是當時社會非常優秀的代表性的醫學人物。時隔兩千多年,我們終于將這樣一個優秀的中醫藥文化歷史故事搬上舞臺,真可謂千年等一回?!?/span>
舞臺劇《天回》劇照
從考古成果到中醫經典
一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千年奔赴
舞臺上,是師生們傳承傳播千年中醫的經典故事。其實在舞臺背后,《天回》所代表的歷史事件和考古成果,本身就是一場在歷史長河中,薪火相傳的千年奔赴。
2012年,成都天回鎮發現了一處西漢中期的大墓,出土近1100支醫簡,書寫文字多達25000余字,共包括了八部醫書。經研究證明了這些醫書就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的扁鵲、倉公所傳之醫書,漢景帝時由齊魯傳入蜀地,成為最重要的醫學考古發現之一。
天回漢墓醫簡
不少人提出疑問,為何原本在山東的扁鵲醫書會來到巴蜀大地四川?司馬遷筆下名醫著作重見天日?這中間有怎樣的歷史線條?是哪些人在為他們的傳播做出貢獻?
“我們判斷這批醫簡可能就是倉公所傳的扁鵲脈書,被他的學生——墓主帶到了成都?!绷L華介紹,山東一帶的醫學是經脈醫學,而同屬這一支的另一位西漢名醫倉公淳于意,就在當時齊國擔任太倉長。司馬遷認為扁鵲和倉公的醫學一脈相承,才在《史記》中將二人合并立傳。彼時,漢景帝時文翁治蜀,十分開明,很多外地學人紛紛入川,墓主來蓉,可能就是文化交流的結果。
舞臺劇《天回》劇照
扁鵲學派醫書在蜀地出現,為蜀地自古出名醫找到了一種可能。專家還發現:醫簡中《脈書·上經》的一些話,在《黃帝內經》中往往就演繹成一篇甚至兩三篇文章。專家們由此認為:《黃帝內經》是后人解經之作。因此在舞臺劇《天回》中,倉公淳于意不僅向公孫光學習醫方,還跟隨公乘陽慶學習《脈書》,這是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的前身。
天回醫簡中的《療馬書》,證明了漢代醫生不僅可以給人治病,還可以給馬治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天回漢墓發掘的領隊謝濤介紹,墓葬中發現的醫簡,不僅有給馬看病的,還有怎樣操練馬的內容。
舞臺劇《天回》劇照
柳長華說,天回漢墓的墓主帶來的這些醫簡,是一個完整的醫學體系?!八剿拇ㄒ院蟀堰@些醫術教給了誰,不得而知,但是也有可能是教給了李柱國?!崩钪鶉菨h成帝時的御醫,史家認為是我國??贬t書第一人,相傳祖籍四川鹽亭。然而不久后的蜀中綿陽一帶,有了一位醫術高明的涪翁,他是繼扁鵲、倉公之后,最先見于正史文獻記載的一位針灸先賢,著有《針經》《診脈法》等經典。
這是一個尚待進一步考證的歷史鏈條——天回漢墓墓主將倉公醫學傳給李柱國,李柱國??贬t書中也有倉公著作,并最后將其傳給弟子程高,再傳給了徒孫郭玉,扁鵲醫學就此在四川發揚光大……
(編輯/霍文?。?/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