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名師大講壇·創新驅動”系列活動——臨床醫學SCI科研論文寫作培訓在溫江校區四會議室舉行了線上直播。線上云端召開的此次“臨床醫學SCI科研論文寫作培訓”與明天28日四川省醫院協會中醫醫院分會第四次學術會議/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聯盟2022年度年會同期舉辦。此次學術活動由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省醫院協會主辦,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承辦。學校醫院管理處處長李煒弘主持了培訓會。
趙凌作題為“從trial到paper并不遠——臨床研究類英文論文寫作技巧”專題報告,她從臨床研究類SCI論文題目摘要、研究方法、試驗設計、研究結果與討論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寫作方法與技巧,強調了科學規范的臨床試驗對于發表高質量臨床研究類SCI論文的重要性。
唐勇圍繞“你的文章如何征服英文編輯——英文論文編輯與發表技巧”作專題報告,他站在SCI期刊編輯角度,對SCI論文寫作如何選題、如何寫作、如何投稿、如何回復審稿人等各關鍵環節做了詳盡細致的講解,深入淺出地剖析了論文的寫作和投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應當關注的重點難點。
王棟作題為“生物醫學基礎研究類英文論文寫作技巧”的專題講座,他根據自己多年發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SCI論文的寫作發表經驗談了撰寫心得與技巧,針對SCI論文的結構邏輯從題目摘要到結論各部分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從SCI論文的書寫問題、倫理問題、英文寫作風格和語言、文章框架等方面分享了SCI論文的寫作方法與技巧。
陳驥作題為“給我的論文化個妝——談談SCI論文的語言潤色”,她介紹了SCI論文的化妝潤色對于英文論文成功發表的重要性,緊貼學員們的學習需求,生動形象講解標題的簡潔表達、摘要的清晰條理表達、寫作經典替換詞匯、寫作套路技巧等,助益廣大學員為論文寫作潤色添彩。
科學研究是高水平醫院追求發展、追求卓越的內生動力,也是各醫院綜合實力與行業影響力的核心指標。本次專題培訓講座旨在提升四川省醫院協會中醫醫院分會會員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聯盟成員單位的科研能力,加快推動臨床科研成果產出與轉化,學校12所附屬醫院均設置了分會場參會,千余名科研人員參加了線上會議。此次臨床醫學SCI科研論文寫作培訓會受到了臨床科研工作者們的熱烈歡迎。
【主講人簡介】
趙凌,成都中醫藥大學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針灸推拿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入選2020年 Elsevier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榜單。獲四川省青年科技獎,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會高?!扒嗄杲處煪劇?,四川省衛生健康“領軍人才”等。擔任成都針灸學會副理事長,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針灸臨床專委會和刺法灸法專委會常務委員等。先后主持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廳等項目10余項??蒲谐晒@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省級及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90余篇,SCI收錄90余篇,包括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發表論文2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研究成果被國外10余家媒體和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等作為優秀成果報道。作為主編、副主編出版教材專著6部,獲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18項。
唐勇,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成都中醫藥大學首批講席教授、嘌呤信號大科學計劃國際合作中心中方主任、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帶頭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嘌呤信號大科學計劃國際合作高層次創新團隊負責人、成都中醫藥大學養生康復學院院長、針灸與時間生物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嘌呤信號俱樂部(China Purine Club)共同主席、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內穩態和內分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理學會人體微生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Purinergic Signalling、Current Research in Pharmacology and Drug Discovery副主編,Neuroscience Bulletin、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Neuropharmacology、Physical Therapy Reviews編委。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后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課題、中德科學中心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部省級課題。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Trends in Neuroscience、Trends Endocrinol Metab、J Hematol Oncol、Cerebral Cortex、Neuroscientist、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American Journal Gastroenterology、Neuropharmacology、Gastroenterology、 Glia等雜志發表相關學術論文。
王棟,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成都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學術副院長。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清華大學畢業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腫瘤轉移惡化分子機制與藥物干預。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Science Advances、Cell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國際一流刊物發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2篇入選全球top 1%高被引論文,單篇最高引用次數>850。共發表SCI論文50余篇,總被引用3000余次。申請美國和中國專利18項,授權11項,轉化1項。承擔教育部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自然科學基金委(3項)、北京市首都健康培育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重點項目、四川省天府英才工程等多個項目?,F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健康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委員,BMC Cancer等3個國際SCI刊物編委。
陳驥,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外語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四川省高層次海外留學人員、四川省中管局學術技術帶頭后備人選、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國際化品牌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翻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藥學會翻譯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翻譯協會跨文化交流研究會理事,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中醫文化國際傳播。主講省級思政示范課《中醫英語》,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3項,廳局級課題6項。編寫專著、教材15部,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翻譯專委會“歧黃科研進步獎”(2020),四川省第七屆高等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4),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2014)、一等獎2項(2013,2021)。
(文圖:醫院管理處 何瑤 王紅偉 尹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