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浙江中醫藥大學開國銀教授作了題為“中藥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代謝調控”的學術講座。300位師生在線上聆聽了講座。講座由科技處副處長/學術與期刊中心主任余成浩教授主持。
開國銀教授首先結合課題組近年來研究實際,以藥用植物丹參為例,從研究方向、研究背景、研究進展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藥用植物代謝過程和抗逆基因的合成調控過程等內容。然后,通過分享自身撰寫標書的感想,生動的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書的撰寫方法和注意事項。
此次學術報告內容極具啟發和借鑒意義,在線師生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后,開國銀教授還在線上與師生進行了探討,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作出了詳盡的解答。
【主講人簡介】
開國銀,教授,浙江中醫藥大學科研部副部長,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上海市曙光學者等。兼任浙江中醫藥大學中藥生物技術實驗室主任,浙江省藥食植物活性成分與健康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任,浙江省中藥資源創新與轉化中醫藥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負責人。主要從事中藥生物技術與藥效評價等研究。先后主持承擔30多項國家或省部級課題等研究。以通訊作者(含共同)公開在國內外SCI期刊如Trends in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Metabolic Engineering、New Phytologist、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上發表論文110余篇。論文被Nature等著名雜志引用4000余次,H-index為36,ESI高被引12篇,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發明專利24項,曾應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作報告交流50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挑戰杯”競賽獲獎10余項。入選2022全球學者學術影響力排行榜。榮獲明治生命科學獎,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青年創新人才獎及省部級科技獎等科技獎勵。兼任國家基金委及科技部重點項目等會評專家,以色列、捷克及克羅地亞等國家項目評審專家。
(圖、文/科技處 張慧敏)